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明确全面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数字服务和治理能力,充分发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体制优势及信息化支撑作用。提出包括中医智能辅诊服务、中药智能药学服务、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在内的多项主要功能,并明确建设模式。
《指引》提出,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由县级中医医院牵头建立中医智能辅诊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和智慧共享中药房信息系统。中医智能辅诊服务中心信息系统提供智能辨证施治、体质辨识建议,推荐中医处方,提供中医药健康宣教知识,开展中医诊疗服务业务指导,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服务水平。智慧共享中药房信息系统支持县域内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享县级医院中药药学服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中药药学服务与监管,强化中药申领、调拨、储存、调配、核对、发放、煎煮、配送、药嘱等全过程的可追溯和精细化管理,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及医共体之间中药信息共享和同质化服务,提升基层个体化用药、煎药、制剂等中药药事服务能力。
《指引》提出,依托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覆盖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培训师资数据库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库,搭建线上、线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管理、培训、交流及指导平台,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县域全面规范的开展,持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便捷性。
此外,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立疾病预防、筛查、诊治、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老年健康一体化服务信息系统,应包括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自理能力评估、中医体质辨识、健康体检等具体功能。
《指引》明确,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要基于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按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业务需求,一体化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应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业务整体协同服务体系,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业务功能应用。(记者王泽烨)责编:许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