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海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奔腾而来的黄河不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更是一条文化精神长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河流域的文化艺术,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黄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做好黄河沿线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讲好“黄河故事”,关键是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加快建立完善黄河文化遗产台账,做到“心中有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大力保护黄河流域戏曲、武术、民俗、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前,应深入开展文化遗产调查,摸清黄河流域现有文化遗产总量及分布情况,在厘清黄河文化开发、利用、保护状况的基础上,形成并定期更新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明确不同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级。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建设黄河文化遗产档案馆、黄河文化数字博物馆、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作为公共文化资源项目对公众免费开放。黄河沿线分布着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区,应建立东中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作机制,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继续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促进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不断壮大黄河非遗的传承队伍。
夯实沿黄地区非遗研究力量,做到“胸中有道”。当前,应加快整合黄河文化相关研究力量,建设跨学科、交叉型、多元化创新研究平台,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充分彰显黄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样性。比如,可在一些高等院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设和专业建设,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教学科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特色课程,综合展示黄河流域在传统工艺、传统音乐等领域的文化成就,推动其融入现实生活。可利用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培训、展览、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黄河非遗传承体验中心,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不断增强人们对非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让黄河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
把丰沛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做到“手里有劲”。黄河流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撑。特别是黄河沿线的非遗资源,散发着浓浓烟火气,塑造着沿黄百姓的精气神。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各类主体应积极发挥作用。比如,政府部门要充分引导,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和公民积极参与黄河文化遗产保护,拓宽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来源,增强人才支撑。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助推作用,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得以孕育、发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再如,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百姓致富、服务基层治理、点亮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等相结合,守住文化根脉。发挥文化创意设计力量,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服务,让黄河文化点亮百姓幸福生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挥上中下游在自然景观、生态风光、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在推动沿黄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既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也让百姓的日子润起来。
(作者:李海林,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