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河北省平山县蛟潭庄常峪村,树木葱茏,炊烟袅袅,家家户户都过着殷实和谐的日子。白求恩当年救治八路军伤病员的手术台虽然难觅踪影,可他救治伤病员的情景至今还浮现在张业胜的脑海。
张业胜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院长,曾经担任过白求恩医疗队司药,是与白求恩并肩战斗过的老八路。今年已93岁的老人,虽白发苍苍,却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听了记者介绍来意后,他便拿出了多年的研究成果和积累的丰富史料,仔细端详着陷入了深沉的回忆,这一切似乎把他带到了那抗日战火纷飞的岁月。
“美国大夫”来了 那是1938年10月29日,白求恩回到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蛟潭庄。聂荣臻司令员亲切会见了他,并向他介绍了当时的抗日形势。当白求恩听说王震旅长率领的359旅挺进雁北急需医疗队支援时,立刻要求把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聂荣臻考虑到雁北地区气候寒冷,便把刚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一件航空服递给了白求恩。白求恩非常高兴,特意穿着这件航空服照了相,接着就离开蛟潭庄,到常峪村的军区卫生部筹备组建医疗队。
到常峪村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白求恩一出现在村口,村子里立刻沸腾了:“美国大夫来了!美国大夫来了!”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儿工夫,这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子就传遍了。
那时候,老百姓不知道白求恩的名字,也不清楚他是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派遣来援助中国抗战的,而称他为“美国大夫”。第二天,白求恩就由翻译人员陪同,到老百姓家里看望伤病员、巡视医疗情况。孩子们感觉他和中国人不一样,争着靠近看他,白求恩微微一笑,不时地弯下腰和孩子们逗趣,显得特别亲切。
当时白求恩的手术室设在普通农家房间里。这次,白求恩在村里住了七八天,每天做两三例手术。最为人们称颂的是截肢手术。老百姓叫锯胳膊锯腿。村民们说:“某某战士,被鬼子炮弹炸烂了腿,要不是美国大夫给锯掉半截,性命早就没了。”也有人说,这位大夫可厉害啦,好训人,医生、护士都怕他。其实这是白求恩看到当时一些医生、护士对伤病员不负责任或者医疗操作不规范而生了气,指责批评他们。 筹建模范医院 。
至今令张业胜印象最深的,还是白求恩筹建模范医院。1938年6月,加美援华医疗队队长白求恩来到山西省五台县耿镇松岩口村后,看到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的大批伤员等待治疗,医院的规模、设备、技术人员及药品等又远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便积极建议创建一所比较正规的模范医院。虽然这是一个很好的意见,也非常需要,但由于当时处在敌人后方,游击战争不允许,所以将此建议报告了军区领导机关。聂荣臻司令员经过再三考虑,才同意建一所小型的示范医院试试。白求恩同志非常高兴,在他的亲自指挥下,只用了5个星期,模范医院就建成了。
张业胜说,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有一次,医生林金亮因有急事从一个伤员旁边经过时未向伤员询问伤情,白求恩看到后马上把他叫回来,质问为什么不询问伤员的伤情。事后,他把医务人员叫到一起,给大家做了示范动作:他走到伤员旁边俯下身子,询问和近视伤员并亲切地安慰了几句话。白求恩说:“对于这些负伤的前方战士,我们除了给他们以最大的关怀和技术处理,没有别的办法来补偿他们为我们所忍受的痛苦。”
然而,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于1939年9月25日,出动3万多人的机械化部队,在空军的配合下向我边区军民发起了“扫荡”,矛头直指军区首脑机关和后方医院。我军为了避其锋芒寻机歼敌,有计划地进行了转移,并在牛津岭一带和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击毙日本清水联队长,取得了胜利。
但敌人进到松岩口村后,进行烧杀抢掠,把村子烧得一干二净,刚刚建立起来的模范医院也被敌人烧毁。白求恩在难过、愤恨之余,也从中得到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决定把建立模范医院的计划,改为建立流动的“特种外科医院”。记者来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白求恩纪念馆,就见到了他当年发明的“卢沟桥马驮子”:一个长方形的木盒子,里面分许多格子,可装常用手术器械和各种药品。从马背上放下来就可以展开成一个手术台,收起来就是一个小小的流动医院,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场地转移的灵活性。
与伤病员同甘共苦
张业胜老人说:有人认为白求恩脾气不好,实际上他是看不惯医护人员不负责和对技术粗枝大叶的态度。刚到松岩口后方医院的时候,一次,一名护士随同他给八路军伤员换药,双手托着换药盘,时间长了,这个护士的一只手不自觉地放进了口袋。白求恩发现后,停下手里的工作,用严厉的目光盯着这名护士。这名护士的脸唰地一下红了,立刻把手拿了出来。
还有一次,白求恩到病房去,正赶上一位医生给八路军伤员换药。那位医生动作比较重,用镊子夹住伤口的敷料,“嗤”地一下撕了下来,疼得那个伤员“哎哟”叫了一声。白求恩见到这种情景,很不满意,严厉地批评道:“伤员的伤口是肉,不是树皮,懂吗?你为什么不可以动作轻一点儿!”说完,他俯下身子亲自为伤员换药。
张业胜老人说,白求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始终与八路军伤病员同甘共苦。在晋察冀后方医院里,白求恩是资历最老、年龄最大的医务人员。晋察冀军区领导为照顾他,常把从日军那里缴获的香烟、罐头、饼干给他送来,可白求恩每次都是原封不动地送给八路军伤员。 党中央对白求恩在前线的生活十分关心。毛主席在给聂荣臻的一封电报中指示:“请每月付白求恩大夫一百元。”白求恩接到转来的电报后十分感动,并在日记中写道:“我没有钱,也不需要钱,可是我万分幸运能够来到这些人中间,和他们一起工作。对于他们,共产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说一套或想一套。他们的共产主义是又简单,又深刻,象膝关节颤动一样的反射动作,象肺呼吸一样用不着思索,象心脏跳动一样完全出于自动。他们的仇恨是不共戴天的,他们的爱能包容全世界。” 1939年11月11日黄昏,这是白求恩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从上衣口袋里抽出自来水笔,用颤抖的手写下了遗言:
“亲爱的聂司令员:
我今天感觉非常不好,也许就要和你们永别了。请转告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我在这里十分愉快,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多有贡献!请转告加拿大和美国人民,最近两年是我生平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1939年11月12日清晨5时20分,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发表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评价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发出号召:“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记者怀着对白求恩的敬仰之情,来到了位于石家庄的华北烈士陵园白求恩墓前,深深地行了鞠躬礼,心中默默祝愿:让白求恩精神永驻,让白求恩精神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