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医药文化网官方网站!
 首页>>法治观察

我国全面构建中医药文化弘扬体系

2023-11-20 浏览:668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事业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2019年,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医药工作作出全方位、战略性、系统性安排,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近日,在《意见》印发和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四周年之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座谈会,从中医药法贯彻落实情况、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药文化发展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医药法的保驾护航。

  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医药法开启了中医药有法可依的崭新历史。“国粹”有了国法保障,中医药开始全方位步入法治化轨道,极大促进了中医药发展。

  法律施行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法治宣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司长王思成介绍,202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系列宣贯活动,召开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座谈会,通过在主流媒体开展公益宣传,组织海报、标语征集及知识竞赛等方式,突出宣传中医药法在保障和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取得的成效、在维护人民健康中发挥的作用,有效提升了中医药法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了珍视、热爱、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氛围。

  标准化对于促进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中医药标准高质量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围绕中医药法、标准化法、《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有关要求,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机制,简化标准制定程序,规范引导和监督中医药团体标准有序发展。同时,出台《中医药标准管理办法》《中医药团体标准管理办法》,为新时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为不断提升中医药监督执法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中医药监督执法骨干培训,2019年至2022年累计培训监督执法人员12568人次。为完善中医药监督执法工作规范,印发《中医药服务监督工作指南(试行)》,征集中医药监督行政处罚案件,编印中医药监督执法教材和典型案例,指导中医药监督执法人员依法开展中医药监督工作,把法治建设要求融入中医药监督执法全过程,推进中医药监督执法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统筹推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一项重点工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周景玉介绍,为强化中医药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编制《“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于2022年组织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并指导出台省级加强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形成联动推进中医药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培养,可以用“顶天立地”4个字来形容,即既注重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发展,也注重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护佑人民健康”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不断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基层人才培养计划,持续开展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中医馆骨干人才培训、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等项目。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0.5万人,约占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数的19.65%。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以岐黄学者培养为引领。记者了解到,岐黄学者培养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的最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项目遴选65周岁以下、正高级职称,在中医药临床实践或中医药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或重大成果、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能够引领本学科创新发展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培养对象,旨在加快培养造就一支引领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队伍。项目自2018年实施至今已开展2批、遴选148名岐黄学者,其中首批98名岐黄学者已结束培养周期。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支持岐黄学者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中青年人才。以首批岐黄学者培养项目为例,经过3年项目周期,首批岐黄学者学术团队总体人数由2528人增长至3596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比由47.9%上升至51.8%,培养中青年学术传承人700余名。

  如何留住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涤提出了由于编制不足、晋升空间较小等原因,中医药医务人员缺乏归属感、基层医疗机构难以留住优秀人才的问题。

  对此,张涤建议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药卫生事业人员编制制度和薪酬保障制度,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让中医药人才在职称晋升、工资收入和社会地位上更有获得感。

  改革完善中医药职称评聘制度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年来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202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人社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规律,对中医药人员重点考察掌握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运用中医诊疗手段诊疗的能力,对中医医师晋升工作量和评价指标作出单独规定。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重要组成,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022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12项重点任务,主要围绕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全面构建中医药文化弘扬体系。

  记者注意到,多位全国人大代表都对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提出过建议。

  张涤建议,丰富中医药文化宣传形式,可组织创作开发中医药文化科普读物和宣传品,积极推进中医药与文化、文艺、影视等跨界融合。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杨硕建议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在义务教育阶段,让中医药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以绘本、课本的形式进入课堂。对在校学习中医的大学生,建议将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为必修课进入课堂。针对临床医生,建议相关部门录制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视频供医生学习,并纳入每年的中医继续教育项目学分考核,进一步夯实在院医生文化素养。

  这些代表建议也在不断落实。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持续丰富中医药文化活动,会同有关部门支持各地通过展览展示、巡讲直播、知识大赛等多种形式传播中医药文化理念,打造了一批全国联动的中医药文化活动,自“十三五”以来,各地累计举办各类中医药文化活动2.8万余场,参与辐射人数超过1800万。此外,不断创新中医药文化产品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指导创作一批中医药纪录片、影视作品、主题展览、文化科普图书等,并探索“中医药+动漫”传播形式,推出“灸童”“河洛”等动漫IP和相关文创产品。

  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方面,注重选取当下与青少年健康密切相关的话题,以贴近青少年喜欢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来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扩大活动参与度和覆盖面。同时,鼓励各地拓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实践,推动建设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校园中医药文化角等,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中医药文化选修课。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本报记者 赵晨熙 责编:许顺喜


上一篇:湖北宣恩向家片区:缔造“向往的家”

下一篇:没有了!

主管: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医药文化工作委员会 主办:中医药文化网编委会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0349号,发证机关: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邮箱1970784057@qq.com 本网法律顾问:肖士广 18601291766、张宏亮 13810401717  
本网广告独家代理:北京动感青春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3004979号-1